2.偶見聽力減退、耳鳴或耳部飽滿感(耳毒性)、血尿、排尿次數(shù)顯著減少或尿量減少、食欲減退、極度口渴(腎毒性)、步履不穩(wěn)、眩暈(耳毒性,影響前庭)、呼吸困難、嗜睡、極度軟弱無力(神經(jīng)-肌肉阻滯)。
3.大劑量長期服用可引起便秘、堿血癥以及吸收不良綜合征。
2.對其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鏈霉素?阿米卡星等過敏的患者,也可能對本品過敏。
3.對其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妥布霉素?西索米星等耐藥的細菌,也很可能對本品耐藥。
4.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本品的慢性腸道感染的患者應注意出現(xiàn)腎毒性或耳毒性的可能。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本品宜定期進行尿常規(guī)?腎功能?聽力檢查或聽電圖測定。
5.長期服用本品可能導致腸道菌群紊亂。
3.與頭孢噻吩合用可能增加腎毒性。4. 與多黏菌素類合用或先后連續(xù)應用,可增加腎毒性和神經(jīng)肌肉阻滯作用。5. 其他腎毒性及耳毒性藥物均不宜與本品合用或先后連續(xù)應用,以免加重腎毒性或耳毒性。6. 與大用量抗假單細胞菌青霉菌類(羧芐西林、替卡西林、美洛西林、阿洛西林、哌拉西林)可使慶大霉素失活,應分別用藥。
2.奈瑟菌屬和漉感嗜血桿菌對本品中度敏感。
3.對布魯菌屬、鼠疫桿菌、不動桿菌屬、胎兒彎曲菌也有一定作用。
4.對葡萄球菌屬(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)中的甲氧西林敏感菌株約80%有良好抗菌作用,但甲氧西林耐藥株則對本品多數(shù)耐藥。
5.對鏈球菌屬和肺炎鏈球菌的作用較差,腸球菌屬則對本品大多耐藥。
6.本品與β-內(nèi)酰胺類合用時,多數(shù)可獲得協(xié)同抗菌作用。其作用機制是與細菌核糖體30S亞單位結(jié)合,抑制細菌蛋白質(zhì)的合成。近年來革蘭陰性桿菌對慶大霉素耐藥株顯著增多。堿式碳酸鉍可在胃腸黏膜起保護性的制酸和收斂作用,可通過減少腸道受刺激而達到止瀉作用,防止機體過度脫水和水鹽代謝失調(diào)。
2.本品被吸收的部分與血清蛋白很少結(jié)合,主要分布于細胞外液,也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(huán),但不易透過血-腦脊液屏障,在體內(nèi)不代謝,主要經(jīng)腎小球濾過排出。堿式碳酸鉍口服僅微量吸收,不代謝,隨糞便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