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證書編號:(蘇)-經營性-2020-0003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編號:
蘇B2-20150023 Copyright ?南京瑞凡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2003-2020 yaoz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師支持:北京易歐陽光律師事務所
“抱團取暖”,是人的本能,也是經濟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在藥店的發(fā)展歷程中,整合也是少不了的步驟,特別是當新醫(yī)改后整個醫(yī)藥零售行業(yè)進入規(guī)范期和調整期時,整合就成為一個最為熱門的話題。
從藥店聯(lián)盟,到單店聯(lián)盟或加盟性質連鎖藥房,或者采購聯(lián)盟等等,花樣多多,大家似乎找到了彎道超車的捷徑,一夜之間成為行業(yè)整合者、資本營運高手之勢儼然唾手可得,可謂萬般熱鬧,百般沸騰。
但是,即便是從整合全盛期開始的2009年起計算,近8年的時間內,在風起云涌的整合大潮中,能夠算作成功的案例可謂少之又少,即便是很多聲名遠揚的整合事件,最終要么在整合的路上“煎熬著”,或者永遠在路上。
筆者從藥店聯(lián)盟到加盟連鎖以及并購整合,都或多或少以不同的角色參與過,特別是近年來,直接作為整合的主導者開展過一些并購整合行動,大多數以失敗告終,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火花。通過梳理這些案例,筆者得出的核心觀點就是:沒有真功夫,少來玩整合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
商界無傻子 利益糾葛盤根錯節(jié)
所謂整合,簡單說就是玩1+1>2的事情。不過,無論是整合者,還是被整合者,其最終利益是否真正實現存在著不確定性,且都有可能喪失部分管理權或者現實利益的風險,甚至可能失去原有的利益,包括構成各個經濟獨立體的具體人員的利益問題。
即便最后的結果在理論和細節(jié)上整體收益確實存在大于2的大概率事件,或者在現實中已經向大于2的方向進行了有效的轉變,利益的分配和精力金錢的付出,是否與承擔的風險等對等是各方考量的重點;尤為關鍵的是,這種對等還屬于一種心理感受,并無一定的標準,即便是大家一致認可的方案,最終也會產生不同的見解,并且也許都認為己方的付出較多,與所獲不相符。
商界無傻子,不僅體現在利益分配上的糾葛,還表現為主導權的糾葛上,從筆者的經營實踐來看,一個即便是南轅北轍的錯誤決定,只要堅持執(zhí)行,也會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,雖然過程艱難,但結局可能圓滿,因為地球是圓的。
但是忽左忽右的執(zhí)行,只會白白地浪費時間和金錢,毫無成功的可能。作為企業(yè)掌控者,往往非常熱衷參與管理,甚至希望在整個整合過程中發(fā)揮自己的“光和熱”,而從整合的具體措施來看,往往都是利弊兼?zhèn)?,風險與利益并存,很少有必然成功的方案,需要的是最大的誠意以及最大限度達成共識,然后全力推動執(zhí)行。
整合有道 實力做托
真正的整合,需要真功夫,這種真功夫要么是雄厚的資金實力一買了之,被整合者從今以后與原所有者從此再無關系,當然這不屬于純粹意義上的整合,而屬于土豪的做法。其實,即便是這種土豪式并購,也存在原所有者是否愿意將自己的心血交出,讓其獲得更美好前景的問題,原有員工也會有“明天是否會更好”的顧慮。
對于大多數整合者來說,最大的失敗之處在于自身缺乏足夠的吸引力,有的“主導者”的強大主要得益于政府支持或者先發(fā)優(yōu)勢,在具體經營上并無過人之處;或者本來具有一定的優(yōu)勢,但是花費太多時間在整合上,以及看似與整合相關的聚會、論壇上,在企業(yè)內部管理上不用心,導致企業(yè)逐步失去原有的經營管理優(yōu)勢。
筆者也曾經陷入此類迷潭。在整合期間,一直借助于各種場合,與潛在整合對象進行著分享、講解。應該說,前期的確吸引了很多的參與者,但是隨著整合進入到關鍵階段,即實際利益的重新整合階段,這時候不少的參與者卻進入到了觀望徘徊階段,不愿意邁出關鍵一步,從而使整合陷入停頓。究其原因,在于被整合者無法看到明確的好處,換句話說就是吸引力不夠。
因此,當筆者再次著手新的整合平臺后,雖然之前的相關資產所有者都表達了希望整合的意愿,筆者并沒有將精力放在整合本身上,而是選擇了一個更小的可以施展的平臺,經過數月的努力,使公司業(yè)績得到了快速提升。在快速增長的業(yè)績面前,一直停留于口頭的其他被整合者,開始頻繁前來要求進行統(tǒng)一管理,甚至當筆者要求整合財務審批及總經理任免權時,雖然遇到一些不滿和非議,但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一關乎整合成敗的前提條件。
好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
自古以來都有“栽好梧桐樹,引得鳳凰來”的說法,整合本來就是各方利益的再分配。人的欲望是無限的,但總的來說都希望利益最大化,在此過程中,如果沒有整體利益的增加,就沒有辦法完成利益蛋糕的分配,因此必須擴大蛋糕的總量,才能在基本滿足參與者利益需求的基礎上,讓其接受新的利益格局。這就需要在可復制的經營技術上得到相關參與者的認可,特別是現實中得到驗證。
以筆者的經驗為例,當其他參與者因為嚴苛條件徘徊思考之時,筆者集中精力完成了經營管理改造升級,由于基數相對比較少,當月即實現環(huán)比增長接近30%,從而進一步加強了整合者對被整合者的吸引力。
最后,筆者建議,與其花費時間在整合本身上,不如拋出整合的旗號,專心做好自己的經營,用實實在在的業(yè)績吸引被整合者,這樣會使整合事業(yè)更高效,發(fā)展更穩(wěn)妥。(尚鋒)
添加客服微信
為您精準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