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醫(yī)藥網(wǎng)導讀:2月9日,美國生物制藥公司Cellular Biomedicine(CBMG)公布收購了中國解放軍總醫(yī)院(301醫(yī)院)的CAR-T細胞療法,這項收購包括CD19、CD20、CD30、以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(EGFR)重組表達載體等免疫技術,已有的臨床I/II期結果、相關專利的所有權、以及生產技術。但未有披露收購包括頭款、里程碑付款、和銷售分紅等關鍵財務細節(jié)。
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(CAR-T)療法是最有發(fā)展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。CAR-T細胞療法通過外源基因轉染技術,把識別腫瘤相關抗原的單鏈抗體(scFv)和T細胞活化序列的融合蛋白表達到T細胞表面,這樣scFv通過跨膜區(qū)與T細胞胞內的活化增殖信號域偶聯(lián),經回輸患者體內后大規(guī)模擴增,從而表現(xiàn)強效的抗癌作用。一些早期臨床實驗表明CAR-T細胞療法對尤其是血液腫瘤非常有效,是抗癌研究的顛覆性突破。CAR-T細胞療法可能是最有可能治愈癌癥的手段之一。
因為CAR-T細胞療法的廣闊應用前景,包括美國、英國、瑞典、中國、日本等世界各國都積極開展和CAR-T療法相關的臨床開發(fā),走在CAR-T療法最前沿的研究機構有賓夕法尼亞大學、美國癌癥研究院(NCI)、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、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癌癥中心、和西雅圖兒童醫(yī)院等。除了諾華最早和賓夕法尼亞大學聯(lián)手開發(fā)CAR-T療法之外,新基(Celgene)、葛蘭素史克和輝瑞等制藥巨頭也紛紛加入CAR-T細胞療法的行列。2014年,Hutchinson、Sloan Kettering和西雅圖兒童醫(yī)院的科學家聯(lián)手成立了以開發(fā)CAR-T和TCT細胞療法為核心的生物制藥公司—Juno Therapeutics,一年內兩次共募集了超過3億美元的資金,成為史上籌集資金最多的初創(chuàng)生物制藥公司。其它CAR-T細胞療法的主要競爭選手還有Kite生物制藥公司、Bluebird Bio、Cellectis等??傊?,CAR-T技術是當下制藥工業(yè)的寵兒,一“車”(CAR)在手經費不愁。
中國在CAR-T療法領域起步稍晚,目前還在以“第三類醫(yī)療技術”的名義進行,采用的技術也未見詳細報道。走在前面的有北京大學腫瘤醫(yī)院和中國解放軍總醫(yī)院(301醫(yī)院)。根據(jù)以上新聞披露的信息,這次收購的應該是解放軍總醫(yī)院生科院免疫室韓為東教授實驗室的技術。雖然CAR-T細胞療法目前還沒有統(tǒng)一的技術標準,但各自在CAR設計、培養(yǎng)技術、淋巴細胞去除方法等都有所不同。比如NCI使用的是靶向CD19含CD28共刺激域的二代CAR技術,通過逆轉錄病毒進行基因轉導,使用OKT3和IL2擴增,用于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。
盡管沒有見到過系統(tǒng)報道,根據(jù)一些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,一些血癌患者通過解放軍總醫(yī)院的CAR-T治療獲得部分甚至完全緩解。所以韓為東實驗室的CAR-T細胞療法一定有其獨特的技術。而且據(jù)說韓教授課題組已經研究了多個靶向CD19陽性ALL患者、CD20陽性淋巴瘤、CD30陽性霍奇金淋巴瘤、EGFR陽性晚期肺癌的CAR-T構建。在CAR-T技術顯然是一個“大餡餅”的今天,中國領先的CAR-T技術轉讓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興生物制藥公司的確有點讓人不解。如果是個“金蛋”,相信中國有足夠多的慧眼,不應該讓其“貶值”到大西洋的彼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