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醫(yī)藥網導讀:近日,圣路易斯大學研究人員證實家族分子即核苷酸基轉移酶家族(NTS)酶抑制劑是皰疹病毒新的潛在治療藥物。研究結果發(fā)表在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雜志上。
這一發(fā)現有助于皰疹患者新治療藥物的開發(fā),目前患者的療法是使用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。阿昔洛韋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,研究員Lynda A. Morrison博士說:但由于NTS抑制劑通過不同的機制發(fā)揮作用,所以比目前批準的藥物更有效,我們可能會有一種藥物,結合其他藥物后可以完全抑制病毒。
已經有十年左右的時間,我們可以有療法合理改善患者的預后,研究領導者Tavis說:改進的結果包括爆發(fā)(包括唇皰疹)持續(xù)時間較短,以及皰疹性腦炎得到更好的治療。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,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受到唇皰疹(HSV-1)影響和20%受到生殖器皰疹患(HSV-2)影響。皰疹可以從母親分娩傳播給孩子,給無論是寶寶和新媽媽都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。 HSV-2也增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(HIV)的風險。
美國圣路易斯大學研究小組研究是否NTS酶抑制劑會抑制HSV-1和HSV-2的復制。NTS酶抑制劑會抑制病毒基因組和感染性顆粒的積累,在病毒DNA的復制過程之前和之中阻斷病毒復制周期。
團隊現在正專注于擴大其原有的小規(guī)模研究,以確定抑制劑抑制病毒復制的確切機制。